天地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。
每次到这种时候众生平等这个理念就会深入人心。
在天灾面前,大臣也好,庶民也罢,都是同样的不分尊卑贵贱。
只要是感染了瘟疫,吃好穿好有万贯家财无数妻妾也没用,要么挺过去,要么死。
概率都相同。
因为这百姓之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,他们的确担心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感染的人,同时又有大快人心的爽感,那些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二世祖也不敢出来了。身份有贵贱,人命的重量却是一样的,断头台上都是一刀必死,染上瘟疫也基本活不过一个月。
你说也有人烧过了就熬过来?
那样的太少了。
少到无法动摇大局。
九门提督衙门被指定为太医院的唯一合作伙伴,他们请来几位成功挺过来的,让他们口述发热之后吃过什么东西,做过什么事。希望从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,或者找到一味能够抵御病毒的药。
这个做法是很科学的,不过,进展却不顺利。
吃过什么?
不就是白领回的稀粥和粗面馍馍,难不成还有山珍海味不成?
做过什么?
去医馆抓药来喝,别的就没有了。
汇总之后,得到的都是这样的内容,官家赈灾的稀粥和馍馍?吃的人那么多,别人咋就没挺过来?难不成米面还能抵御病毒入侵?别闹了。
太医院的进展不顺利,官老爷们更是紧张,非但大门紧闭,连存粮也省着吃,就怕在瘟疫结束之前就将家底掏空了,好不容易避免被病死,结果却饿死在府中这简直不能忍。
在其位,谋其政。
当官的大多是一个想法,看宫中风向以及万岁爷的安排。
阿哥们情况也都差不多,确认没被感染的话,他们倒是能进出宫门,不过有限制次数,不能随进随出。康熙是真的不好了,京城接连出事,好不容易挺过地动,又闹出瘟疫,简直是逼死人的节奏。他也不容易,在位四十七年,自诩没做过丧尽天良之事,甚至为百姓谋了不少福利,减轻赋税,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。
作为皇帝,他简直少有的平易近人,一路走来却这样坎坷。
外头谣言满天飞,朱三太子的人又开始闹事,天地会也不安分,宫里也不见得有多好。虽然暂时没出现发病的状况,后宫妃嫔却太不懂事,先是哭闹着要见儿子,还有些想借这个机会让死对头感染瘟疫,就此暴毙。她们也不想想关闭宫门是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让皇宫和外城隔绝开。
康熙严肃处理了那些心术不正的妃嫔,找邹齐问话,得到的答案是,情况依然很棘手,还没找到解决的办法,因为之前有太多人聚集在医馆,加上统一发赈灾粮,许多被感染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依然坚持不懈的出来领稀粥,一来二去,被感染的人就多了。
邹齐已经找过老九,问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,胤禟挑了挑眉,反问他:太医院才是权威的,爷能知道什么?
一句话险些把他气死,九阿哥胤禟就是这样记仇的,不过好在,万岁爷问意见的时候,他虽然犹豫,倒也赞同九爷的观点,看在这个面子上,胤禟松了口。
提出瘟疫这种可能的,另有其人。
难道是贾侧福晋?
这就是事实,不过胤禟会告诉他?
不,当然不。
他翘着腿坐在椅子上,悠哉哉开口:内宅妇人哪能想到这些,是我家元宝。他不知从哪里翻出一本《林氏医典》,说要学习林家的医道,以渡疾病缠身的百姓,让他们重回健康。那里面提到这种可能,但凡是天灾过后,恐有*这次的瘟疫不是老鼠带来的,是自作孽。
邹齐知道元宝是谁,不就是颇受万岁爷宠爱的弘相阿哥,听说学问极好,在上书房也是横着走的他竟然学起医术来了,还有超出常理的见解。
臣不明白,请九爷赐教。
这个态度倒是不错,胤禟满意的点点头,道:大地动才过了不到一个月,京城并不是灾难的中心,却也受了不小的影响,当然,主要是房屋垮塌,死伤还在可接受范围。
这番话有特别之处?
同前阵子众大臣在朝堂上做的报告简直一模一样。
地动带来的后果臣当然知道,这和瘟疫有关?
你想想看,京城是繁华富庶之地,连这儿都受了如此大的影响,那么处于地动中心地带的北直隶,是不是更严重?地动更厉害,房屋更破旧,结果当然是垮塌更严重。对这个说法邹齐不反对,然后呢?
我得到的说法是,北直隶好几座城都是断壁残垣,从地动之中逃出生天的不足五成。死的人太多,幸存下来的都忙着寻觅落脚地以及吃食,我的意思你可明白?那些上千上万的尸体就那么摆着,如今可是伏天,不用五天就会尸变这次当然不是鼠疫,是尸瘟。当地人很快就被感染,半个月时间,京城也受到牵连,这不是理所当然?